【主要成分】感冒灸由自動發熱體和熱熔藥膏組成,其主要藥物成份有:防風、細辛、白芷、川芎、蒼耳子、荊芥等。 【使用方法】外用,穴位貼敷無咳嗽癥狀者貼敷大椎穴。咳嗽較重者貼敷身柱穴,每12小時一貼。(穴位見圖示) 【疾病特點】感冒是以頭痛、鼻塞、流鼻涕、打噴嚏、怕冷、發熱為主癥的疾病,也稱為傷風。中醫認為是由于外邪乘人體防御能力不足之時、侵襲肺衛皮毛所致。西醫認為本病多由病毒引起。 中醫將本病分為三種 1、風寒束表型:癥狀主要有惡寒、發熱、頭身疼痛、鼻塞、流清鼻涕、噴嚏等等。一般認為惡寒、背心發冷的感冒多屬風寒。 2、風熱犯表型,癥狀有發熱、咽喉癢痛、鼻塞、流黃鼻涕等等,一般也叫做熱感冒。 3、暑濕襲表型;發于夏季,鼻塞流涕、胸悶惡心、嘔吐腹瀉、頭昏脹痛等等。感冒患者一般查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大多下降。鼻粘膜做分泌物涂片,熒光抗體染色檢查,可做早期快速診斷。 【產品機理】由于感冒病毒在不斷的變異,因此目前還沒有較好的抗病毒藥和疫苗。治療本病的西藥主要是用來改善癥狀,真正感冒的痊愈還是依靠人的自身免疫力來抵抗病毒。另外,西藥存在著明顯的毒副作用,含PPA的藥品(因為會導致高血壓、中風等)被國家禁止使用就是最明顯的例子。 當前在市面上銷售的感冒藥大部分含有偽麻黃堿、撲爾敏等。偽麻黃堿具有收縮血管等作用,高血壓、心臟病、甲亢、青光眼疾病患者不能使用,撲爾敏讓人有嗜睡感,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學習、工作和生活。最近又有七種感冒藥被國家要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,就是因為感冒用藥的安全已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。 中藥在抗病毒方面有著自己的優勢,如金銀花、荊芥、防風等等都有較好的抗病毒作用,但中藥治療一般見效慢,再加上感冒表現出的癥狀,使人極為不適,所以急需要一種安全無 毒 副作用,而又見效快的方法。 采用中國灸的感冒灸穴位敷灸就是這樣一種方法。 感冒灸對人體背部的大椎穴或身柱穴施灸,通過穴位和經絡的調節作用,來鼓舞人體衛陽之氣,發散風寒,也就是激發人體自身的免疫體系來抗御病毒,達到治療目的。感冒灸還輔用了一些增強人體免疫力、抗病毒的中藥,由于是采用內病外治、穴位貼敷的方法,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毒副作用。通過對穴位的灸療和藥物的綜合作用,增強了治療效果,縮短了療程,打破了感冒非得七天才會好的說法,因此具有見效快,使用安全的特點,不管是青壯年還是老人兒童均可放心使用。
【作用類別】本品為小兒感冒類非處方藥藥品。【成 份】廣藿香、菊花、連翹、大青葉、板藍根、地黃、地骨皮、白薇、薄荷、石膏。【性 狀】本品為淺棕色的顆粒;味甜、微苦。【功能主治】疏風解表,清熱解毒。用于小兒風熱感冒,癥見發熱、頭脹痛、咳嗽痰黏、咽喉腫痛;流感見上述證候者。【規 格】每袋裝12克*5袋*200盒/件【用法用量】用開水沖服。一歲以內一次半袋,一歲至三歲一次半袋-1袋,四歲至七歲一次1-1.5袋,八歲至十二歲一次2袋,一日2次
全新療法:內病外治,利用中醫經絡學原理,通過神闕穴滲透療法。安全可靠:有效避免通過胃腸道吸收藥物所產生的副作用,增加健康保障。使用方便:貼肚臍,就可治感冒、操作簡單、便于攜帶。